截至2020年6月,羅山汽車報廢有限公司統計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.6億輛,其中汽車2.7億輛。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的同時,汽車報廢量也不斷攀升,市場調查機構智研咨詢測算,2020年我國報廢汽車數量預計將達到1850萬輛。然而,據不完全統計,流入正規拆解企業的報廢汽車不到30%,一些報廢汽車經無從業資質的“黃?!敝至魅牒谑?,改頭換面后重新上路行駛,留下不少安全隱患。
近日,商務部對外公布《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》,從資質認定和管理、回收拆解行為規范、回收利用行為規范、監督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規定。旨在規范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活動,加強報廢機動車回收拆解行業管理。
據羅山汽車報廢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,2015-2017年,流入正規拆解廠的報廢汽車,僅占注銷車輛的20%~25%。很多報廢汽車都被“套牌”轉賣到了農村、山區,或者其零件被各種小的汽車修理廠回收,和原廠件混在一起,最終被賣給了不知情的消費者。
不少專家指出,報廢車不能流入正規的拆解企業,利益是核心原因。送往拆解企業的報廢車輛,除了極少數可以回收再利用的部件,剩下都得當廢鐵處理,拆解企業給出的也都是廢鐵的回收價,按重量計算,一輛小汽車的收購價一般在幾百元。對車主而言,為了得到這筆屈指可數的回收款,他還得辦理登記,走程序復雜的報廢流程。相較于當廢鐵拆解的正規企業,那些非法翻新改裝或者倒賣零部件的黃牛,能夠支付車主更高的回收價——有調查顯示,如果將報廢的小客車賣給黃牛,最高可賣到2萬多元。所以不少車主鋌而走險,冒著被改裝、套牌的風險,將報廢車輛賣給黃牛。
上一篇: 今年4月,商城汽車報廢有限公司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介紹,2019年全國回收報廢車輛是229.5萬輛